宝鼎山之歌

日期:2020-10-26 阅读数:168
						

(一)宝鼎山之歌


 

麓,地形板块切割相对强烈,高低落差较大,海拔最高为2538米,最低点为1020米,金沙江西来东去。以山命名的宝鼎矿区(攀煤集团公司)东起龙树湾,西至太平场,起界金沙江北岸龙坪子村,南至野猪塘。区域面积168平方公里,在攀枝花的建设史上,著有辉煌的篇章。其中,三通一住,夺煤保电,夺煤保铁,夺煤保钢,稳定生产五大会战,载入历史史册,让宝鼎矿区的儿女们不断传诵,世代皆知——


 

                         一

宝鼎山,你是英雄的山。

我老了,抚摸着我银白色的头发,带着逐年衰老的身躯,常常一个人站立在江边。耳边是阵阵掠过的江风,面前是长年涌动着的金沙江水,有时平静,有时凶猛,心头有着连绵不尽的思绪,口中流淌着一年四季说不尽的激情言语。

沿着一条小径,我慢慢走着,这是我每天必经之路。

顺着这条路,我来到了窗明几净的校园,站在窗前,等待着那下课的铃声。孙女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雪白的校服,还有那激情高昂的朗诵声,不时的传入我耳中:

泥巴路/巴掌宽/重机械/要上山/怎么办/摸到/上肩——

这是我熟知,又让我心颤的诗句,仿佛在那茅草丛中,一路路建设大军,抬着各种各样的设备,赤着双脚,喊着号子,十分艰难地爬向那高高的山顶……

                            

宝鼎山,你是英雄的山。

  

清明,每年的这个时节,是人们悼念死去亲人的日子。山顶,风很大。

宽阔的山野中,开满着各式各样的鲜花,在绿柏和鲜花中,座座坟茔,就像似战场上的座座堡垒。多少矿山儿女,他们长眠在这里,风刮不醒,雨浇不透,长年守护着他们既熟悉,又为之奋斗过的这片土地,这是一片贫寒的土地,杂草丛生,乱石哭泣,一群穿戴整齐的少先队员,在老师的带领下,默默站立在一座坟墓前。看着他们,我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用近似嘶哑的音调,向这群可爱的孩子们讲述一个似乎陈旧,但又鲜为人知的故事。就是面前这位长眠于地下的老者,当年曾发出一个让所有攀枝花建设者们为之振奋的声音:我死之后,就把我埋葬在宝鼎山上,活着我没有把攀枝花建设好,死后也要看着后人建设好攀枝花。现在,我可以问心无愧地告诉他,经过40多年的风风雨雨,攀枝花人,已实现了当初的梦想。

少先队员们,向这位老人举起了右臂,齐声喊出了他们发自肺腑的声音:亓伟爷爷,您就安息吧。如今的这片土地,已是灯光璀灿,高楼崛起,攀枝花民用机场通航,人民街、攀密路等基础路段改扩已相继竣工,整座城市,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攀枝花已经建设成为祖国西南边陲的一颗耀眼璀璨的明珠。

                             三

宝鼎山,你是英雄的山。

 

铃铃铃,下课的铃声响了。小孙女一路奔跑着来到我面前,摆晃着脑袋,用晶莹的目光问着:“爷爷,你怎么啦,眼睛红红的,是不是有啥伤心的事”。

“不是,爷爷这是高兴,是为你们而高兴啊!”我抚摸着她的头。

攀煤(集团)公司所在地陶家渡街的扩建改造工程是2000年五月完工的。彩色的磁砖,平整宽敞的路面,还有那光彩四射的彩灯树,给矿区的夜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小孙女牵着我的手,穿梭在休闲的人流中。街道两旁,商铺、店铺,及装饰华丽的酒店,茶楼,人们进出自如,脸上绽放着幸福的光泽。

“爷爷,您给我讲讲渡江公园的故事,好吗?”小孙女仰起头,露出幼稚甜蜜的笑脸。

那是1922年初春,云南北伐军战败,云南省警察厅长朱德和滇军代司令金汉鼎受到云南军阀唐继尧的通缉,朱德爷爷带领200多名将士离开昆明由大理北上,到达金沙江边,在陶家渡这个地方过江,后又几经周折,终于到达上海,后来成为我们党的领导人之一。为了纪念他,1989年,这里便修建了“渡江公园”。

“爷爷讲的真好!”小孙女一蹦一跳朝前面跑去。

夜深了。我坐在阳台上,耳边是空中运煤的车斗所发出的响动声,远处则是宝鼎山上的盏盏灯火。

“爷爷,你看那山顶,你说是星星还是灯?”我无数次想起小孙女的问话声,我应该怎样告诉她呢?那不是星星,是灯。是永远照耀矿工前行的灯。

                               

宝鼎山,你是英雄的山。

 

天空中弥漫着浓浓的雾。

汽车从动力站经巴关河洗煤厂,再经一座吊桥,此桥被称为陶家渡吊桥。为了使宝鼎山山上的煤及时供给原五0一电厂和攀钢炼钢厂所需,1968年5月的一天,吊桥两边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庆祝吊桥建成并通车。而今,这座吊桥即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是宽大、宏伟的法拉大桥。

车,顺着崎岖弯曲的盘山公路,在雾色中缓慢行驶着。车内有说有笑,车窗外掠过的是宝鼎山脉,还有一队队刚刚升井的矿工,矿灯在雾中闪烁,忽明忽暗。山脚下的金沙江和发电公司的厂房,离我越来越远,远远望去,金沙江也不过是一条小小的溪流而已。悬在空中运煤车斗,在绳索的牵引下,不断传来有节奏的响动声。

车行驶二十分钟后,我们到达了海拔1736米高处的烂泥井(大宝顶矿)所在地。下了车,眼前已不再是当初的干打垒,席棚户,而是一幢幢排列整齐的高大楼房、别致新颖的矿山生活小区建筑群体。在职工休闲公园,摆放着各种健身器材,有许多老人、儿童,做着各种健身运动,小孙女飞快地离我而去,很快和那里玩耍的孩子们打成一片,玩得十分开心愉快

太阳的余晖渐渐西下,宝鼎山又一次被笼罩在夜幕之中,钢城美丽的夜景尽收眼底,钢城百万儿女的奋斗经历它是最好的见证。

——宝鼎山,你值得我永远为你骄傲、自豪!


 

(二)难忘龙洞大会战

1975年105日《人民日报》以醒目的标题报道: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煤炭基地----四川宝鼎矿区建成 ;该报同时又以整版篇幅刊登长篇通讯《劈开宝鼎把煤献》的文章,高度赞誉宝鼎矿区(今攀枝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建成“为改变我国煤炭工业布局,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紧接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日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也相继播发这一消息,向世人展示攀煤职工的卓著功绩。

物换星移,岁月流逝,矿区建设进入50个年头,当年煤矿职工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同,全力开发小宝鼎煤矿、决战太平煤矿、挥师花山煤矿、会战龙洞煤矿的事迹仍留存在人们心中。特别是会战龙洞煤矿大团结,大协作,艰苦奋斗夺煤保铁的事迹更令人难以忘怀,煤矿职工用血与汗凝聚而成的龙洞精神载入攀枝花建设史册。

科学决策

1970年,攀枝花建设迎来了第五个春天。3月,周恩来总理传达了党中央的重要指示:攀枝花“七·一”出铁!全市20万军民五度春秋的心血将结出初战告捷的硕果。满山遍野柯劲干挺的攀枝花迎春吐艳,挂满枝头,朵朵红花迎着东升的朝阳,映红了张张笑脸,人们沉浸在喜庆的春浪中。

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原计划从贵州调运攀枝花的气肥煤无法供应。没有气肥煤就无法炼焦炭,没有焦炭就无法炼铁!

突如其来的变化,尤如晴空霹雳,给人们心头蒙上一层难以驱散的阴影。

3月11日晚,攀枝花市委紧急会议决定:气肥煤改由攀枝花市解决。

要保证攀钢急需气肥煤,需建一对年产20多万吨的矿井。然而,离出铁时间满打满算只有75天,情况万分紧急!

攀枝花人没有阿里巴巴那种打开财富之门的魔法。按照惯例,在当时的条件下建这样一对年产20万吨规模的矿井,从勘探设计、开拓掘进到采出煤炭,至少需要三五年时间。

气肥煤成为攀枝花能否按期出铁的关键!

市、省直至中央领导同志为此焦急万分!

时间就是煤炭,时间就是钢铁!赢得时间就赢得了胜利!

开采气肥煤的艰巨任务自然落到了宝鼎矿工的身上。

军令如山。煤矿决策者们更是焦急万分,倍感压力。会议室里人声鼎沸,烟雾缭绕,矿区领导们为气肥煤冥思苦想,献计献策。

开发者与大自然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搏斗开始了!

煤在何处,矿在何方?

资料室里,人们忙碌着。

史料记载:1932年,我国地质学家常隆庆到矿区考察;1940年冬,我国地质工作者曾繁礽对矿区进行了长达47天的调查,绘制了矿区五万分之一的地形图;1955年至1958年,西南地质局煤田普查处在矿区110平方公里范围内钻探进尺58112米。但有关气肥煤的地质资料仅只言片语。

建设者们没有失望,他们根据仅有的一星半点地质资料,顺藤摸瓜,深入调查。当时主持矿区全面工作的马书绅同志亲自带领调查小组,赶赴龙洞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小组的30多人拄着棍子,顶着风沙,在杂草丛生的乱石坡上艰难地跋涉,“火箭草”扎得人浑身疼痒难忍。他们钻丛林,攀悬崖,翻越十几座大山,调查了28个小煤窑,终于初步查清了气肥煤资源的储藏情况,绘制了地质草图,研究制定了科学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为解燃眉之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一场当时不得已而采用的“四边”(边勘探、边设计、边建设、边生产)的夺煤保铁大会战在龙洞矿打响了。从准备到开工,只用了三天时间。

会战龙洞

1970年316日。

艳阳高照,丽日蓝天。金沙江畔彩旗飘扬,石林山下鼓乐齐鸣,龙洞大会战的帷幕在阵阵鞭炮声中徐徐拉开。昔日静寂冷漠的山谷注入了盎然生机,怪石嶙峋的石林更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当时会战的总体方案是煤矿职工唱主角,其他行业搞配合,全市军民大协作。

宝鼎矿区集中各路精兵强将,调动各种设备材料,全力参加龙洞会战。全市军民发扬协作精神,支援夺煤保铁!蜿蜒曲折的盘山道上,一辆辆满载材料设备的卡车驶向龙洞会战工地。

金沙江畔,石林山下,一场精心组织的大团结、大协作“夺煤保铁”的凯歌震撼大地。

关键时刻,煤矿职工拼上了!在当时建设任务繁重,人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从小宝鼎矿、太平矿、花山矿、煤矿建设六十二工程处等十二个单位抽调了一千多名精兵强将,星夜兼程赶往龙洞。

矿区机关、直属队职工用三天时间架起一条机关到龙洞矿的临时通讯线路。

矿建二处五队职工接到大会战命令,从20多公里外驱车来到龙洞工地,下车后不顾路途疲劳,不歇脚,不喝水,第一件事就是到会战指挥部请求分配任务。

矿建三处参战小分队职工下车后不找住处,首先到工地看井口位置,确定施工方案,着手施工准备。

攀枝花军民保全局、为全局,各行各业积极配合。电力、交通、建工、商业等六个系统共19个单位组织人力、物力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会战。

驻军851部队指战员一马当先,为龙洞会战抢修临时公路,又及时送来柴油发电机、翻斗车和帐篷,深厚的军民鱼水深情至今留在煤矿工人心间;

电力工人翻山越岭,抬电杆,架电线,不辞辛苦,把12公里长的高压线架设到会战工地;

建工部门职工奔赴龙洞工地,帮助建煤仓,盖席棚;

云南地质八队及时为开矿提供地质资料;

商业、邮电、银行职工服务到现场,为会战职工送来生活用品;

龙洞矿周围的农民,为保证矿井正常施工,从大局出发,立即停止小煤窑开采;

水,在龙洞地区十分宝贵,开矿又需要大量用水,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农民兄弟自己省吃俭用,首先满足煤矿建设用水。

会战初期,远离市区的龙洞矿交通极为不便,条件十分艰苦。由于会战队伍上得快,一两千人挤在一条峡长的山谷中,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成了当时最大的难题。

攀枝花的夏季来得格外的早,夏日酷暑,烈日灼人。中午蓆棚、帐棚、马架棚内温度高达40度,象蒸茏一样闷得使人喘不过气来,人在屋里呆一会就大汗淋淋,工人班后只能躲到树荫下休息,钻到石缝里纳凉,饱尝干热之苦的人们仰望苍天,期望吹来丝丝凉风,洒下一阵阵喜雨。然而,一连两个多月,天天烈日当空,日日热浪袭人。但工人们不顾疲劳,仍坚守岗位,班班不误,月月满勤。

会战初期来不及铺设供水管路,而山沟里的水只能勉强够千余人做饭、饮用。30天没洗过澡的井下工人,只好用脸盆从老窑端水擦身。来不及修厨房,砌锅灶,职工们就用石头磊灶支锅做饭。

面对艰苦的生活,职工们毫无怨言,一首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顺口溜在工地流传着:“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天作蚊帐地作床,荒山就是大饭堂,‘三棚’精神创新业,延安精神大发扬。”从干部到工人,只有一个念头:快建矿、早出煤。

会战工地旁,有一间15平方米的马架棚,房屋矮小,人员进出得躬背弯腰,屋内车蚊帐也支不起来,室内两张办公桌,几把旧木椅,谁能想到,这里就是龙洞会战指挥中心。是工地上运转节奏最快、工作最忙碌的地方。会战工地千变万化,五名会战指挥组成员,科学运筹帷幄,昼夜不歇工作,一项项无不带着相当风险的决策就出自这低矮的蓆棚里。

年近六旬,身体瘦弱的原渡口煤炭指挥部指挥长亓伟,会战几天前才从“干校”解放出来,当时组织上考虑到他几年没有与昆明的家人团聚了,劝他先回家修养一段时间再上班,。这位为煤炭战线作出了重大贡献的老同志,一听说要建新矿,就象听到了冲锋号声。他激动地说:

“我已耽误了好几年,不能再浪费年华了,我要为龙洞会战尽一份力量。”

根据亓伟同志的请求和会战需要,矿区党委研究决定派他前往龙洞会战工地,担任现场指挥。

亓伟还是当年当八路、当武工队长、扛枪打仗、出生入死、冲锋陷阵、威震敌胆的那股拼命劲头,接到任务后,他拿起草帽,穿上胶鞋、拎起简单的行李,立即奔赴会战现场。

会战工地十分繁忙,亓伟一刻也闲不住。他钻进低矮的蓆棚,和工人促膝谈心,问寒问暖;在土建工地,和工人一起创土、抬筐;到掘进工作面,同工人一起打炮眼,推矿车。

离规定出煤时间只有50天了,但掘进巷道还有500米,特别是主平峒地质条件复杂,掘进速度很慢。为了抢时间,亓伟当机立断,及时调整施工组织,让当时施工力量最强的矿建六十一处掘进队伍顶上去。他坚持把思想工作做到蓆棚内、掘进头,还和掘进队的职工一起研究快速掘进方案。同时,亓伟又根据煤层露头线的特点,提出按照山势多开口和加强掘进队力量的建议,由原一个头掘进变为四个头同时掘进,轮番施工,提前完成了掘进计划。

龙洞矿建设仓促上马,配套系统跟不上。工人们只得坚持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会战初期,电不能及时输送到工地,夜间地面施工没有照明,职工们就用电筒、汽车灯、火把照明。人多设备少,就采用“歇人不歇马”的方法连续作业。有一个施工峒口只有一台矿车,工人们采取轮流装车,快速推车的办法,每个圆班往返运输距离达30多公里。二号平峒就靠这些土办法掘进200多米巷道。

离要求出煤时间越来越近,巷道在一米米延伸,人们焦急的心情随着时光的流逝越来越急迫,一分一秒都显得那样的宝贵。

井下作业如虎口拔牙,随时都有险情出现。二、三号主平峒进道1400米处时,突然遇到小煤窑采空区,破碎岩石直往下掉。突然,一声巨响,满巷烟尘,一下子压垮了30多米巷道,阻碍了施工,威胁着人身安全。这时离出煤时间只有一个多月了,在困难面前,工人们冒着落石打木垛,疏通巷道,并由煤巷掘进改为沿底板岩石掘进,绕过采空区,战胜了“拦路虎”。

为确保“七·一”出煤,参战职工心系矿山,无私奉献。掘进队老工人王观仁,因劳累过度,胃病复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恰在这时,又接到家中爱人病重,催他火速返家的电报。领导和职工们都劝他回家照顾爱人,自己也休息一下。但他的态度十分坚决:“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耽误了施工,影响了“七·一”出煤,这才是大事。”他带病坚持工作,没请一次假、没缺一天勤,掘进头上,班班出现他的身影。

再展雄风

1970年71日,这是攀枝花煤矿职工“双喜”临门的日子,矿区二万多名职工载歌载舞,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五十周年,热烈庆祝龙洞矿胜利投产出煤!

7月1日,龙洞矿日产原煤700吨!

省委、市委发来了贺电。

石林山下,青山叠翠,绿水拥抱,滚滚乌金把矿山点缀得分外妖娆。

一车车煤炭带着矿工的汗渍,带着创业者的理想与追求,溶进烈火熊熊的炉堂。滚滚煤浪奔腾着煤矿工人的希望,呼啸着煤矿工人的自豪,诉说着煤矿工人的艰辛。

七十五天团结协作,七十五天艰苦奋斗。宝鼎矿工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金沙江水奔腾不息,宝鼎矿工奉献不止。龙洞矿初战告捷,职工们没有停下来欣赏自己的脚印,没有陶醉于取得的成就。为使龙洞矿达到设计能力,他们扬鞭策马,继续奋战,一边掘进出煤,一边不断完善配套。又经过30天艰苦努力,一座设计能力21万吨的矿井基本建成,以投资省、工期短、质量好,创造了我国煤矿建设史上一大奇迹。

随后,又组织矿区八个单位1000多人,继续发扬大协作大团结的精神,投资130万元,奋战六个月,建成一座年入洗21万吨原煤的简易洗煤厂。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洞资源枯竭,地层深处再也听不到隆隆炮声和机器的欢叫声。龙洞矿工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龙洞人可以欣慰地讲:我们无愧于时代的期望。

1988年222日,当年夺煤保铁的战场上,硝烟未散,煤焦厂又破土动工了,拉开了龙洞闭坑转产会战的帷幕。经过15个月的奋战,一座年产6万吨焦炭的煤焦厂建成投产。

历史的车轮进入二十一世纪,改革潮、世纪风给龙洞矿带来了生机,工作重点由井下转到地面生产,由采煤转为煤炭加工。一座年产100万吨焦炭的现代化煤焦厂拔地而起,为企业转型、矿井转产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实现美丽中国梦、伟大复兴路高歌猛进,再展雄风!

夺煤保铁大会战的历史功绩永远载入攀枝花建设的史册,不朽的“龙洞精神”激励煤矿精英奋勇向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