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龙洞大会战

日期:2020-10-27 阅读数:42
						

 

难忘龙洞大会战

 

 

1975年10月5日《人民日报》以醒目的标题报道: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煤炭基地——四川宝鼎矿区建成;该报同时又以整版篇幅刊登长篇通讯《劈开宝鼎把煤献》的文章,高度赞誉宝鼎矿区(今攀枝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建成“为改变我国煤炭工业布局,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紧接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日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也相继播发这一消息,向世人展示攀煤职工的功绩。

物换星移,岁月流逝,50年过去,当年煤矿职工艰苦奋斗,开发小宝鼎煤矿、决战太平煤矿、挥师花山煤矿、会战龙洞煤矿的事迹仍留存在人们心中。

科学决策

1970年,攀枝花开发建设迎来了第五个春天。3月,周恩来总理传达了党中央的重要指示:攀枝花“七·一”出铁!全市20万军民五度春秋的心血将结出初战告捷的硕果。满山遍野的攀枝花迎春吐艳,人们沉浸在春天的喜庆中。

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原计划从贵州调运攀枝花的气肥煤无法供应。没有气肥煤就无法炼焦炭,没有焦炭就无法炼铁!

突如其来的变化,给人们心头蒙上一层阴影。

3月11日晚,攀枝花市委紧急会议决定:气肥煤改由攀枝花自行解决。

要保证攀钢急需气肥煤,需建一对年产20多万吨的矿井。然而,离出铁时间满打满算只有75天,情况万分紧急!

按照惯例,在当时的条件下建这样一对年产20万吨规模的矿井,从勘探设计、开拓掘进到采出煤炭,至少需要三五年时间。

气肥煤成为攀枝花能否按期出铁的关键!

市、省直至中央领导同志为此焦急万分!

开采气肥煤的艰巨任务自然落到了宝鼎矿工的身上。

军令如山。煤矿决策者们更是倍感压力。会议室里人声鼎沸,烟雾缭绕,矿区领导们为气肥煤冥思苦想,献计献策。

煤在何处,矿在何方?

史料记载:1932年,我国地质学家常隆庆到矿区考察;1940年冬,我国地质工作者曾繁礽对矿区进行了长达47天的调查,绘制了矿区五万分之一的地形图;1955年至1958年,西南地质局煤田普查处在矿区110平方公里范围内钻探进尺58112米。但有关气肥煤的地质资料仅只言片语。

建设者们根据仅有的一星半点地质资料,顺藤摸瓜,深入调查。当时主持矿区全面工作的马书绅同志亲自带领调查小组,赶赴龙洞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小组的30多人拄着棍子,顶着风沙,在杂草丛生的乱石坡上艰难地跋涉,“火箭草”扎得人浑身疼痒难忍。他们钻丛林,攀悬崖,翻越大山,调查了28个小煤窑,终于初步查清了气肥煤资源的储藏情况,绘制了地质草图,研究制定了科学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为解燃眉之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一场当时不得已而采用的“四边”(边勘探、边设计、边建设、边生产)的夺煤保铁大会战在龙洞矿打响了。

会战龙洞

1970年3月16日,艳阳高照,金沙江畔彩旗飘扬,石林山下鼓乐齐鸣,龙洞大会战的帷幕在阵阵鞭炮声中徐徐拉开。

当时会战的总体方案是煤矿职工唱主角,其他行业搞配合,全市军民大协作。

宝鼎矿区集中各路精兵强将,调动各种设备材料,全力参加龙洞会战。全市军民发扬协作精神,支援夺煤保铁!蜿蜒曲折的盘山道上,一辆辆满载材料设备的卡车驶向龙洞会战工地。

关键时刻,煤矿职工拼上了!在当时建设任务繁重,人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从小宝鼎矿、太平矿、花山矿、煤矿建设六十二工程处等十二个单位抽调了一千多名精兵强将,星夜兼程赶往龙洞。

矿区机关、直属队职工用三天时间架起一条机关到龙洞矿的临时通讯线路。

矿建二处五队职工接到大会战命令,从20多公里外驱车来到龙洞工地,下车后不顾路途疲劳,不歇脚,不喝水,第一件事就是到会战指挥部请求分配任务。

矿建三处参战小分队职工下车后不找住处,首先到工地看井口位置,确定施工方案,着手施工准备。

攀枝花军民为全局,各行各业积极配合。电力、交通、建工、商业等六个系统共19个单位组织人力、物力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会战。

驻军851部队指战员一马当先,为龙洞会战抢修临时公路,又及时送来柴油发电机、翻斗车和帐篷,深厚的军民鱼水深情至今留在煤矿工人心间;

电力工人翻山越岭,抬电杆,架电线,不辞辛苦,把12公里长的高压线架设到会战工地;

建工部门职工奔赴龙洞工地,帮助建煤仓,盖席棚;

云南地质八队及时为开矿提供地质资料;

商业、邮电、银行职工服务到现场,为会战职工送来生活用品;

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农民兄弟自己省吃俭用,首先满足煤矿建设用水。

会战初期,远离市区的龙洞矿交通极为不便,条件十分艰苦。由于会战队伍上得快,一两千人挤在一条峡长的山谷中,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成了当时最大的难题。

攀枝花的夏季来得格外的早,夏日酷暑,烈日灼人。中午蓆棚、帐棚、马架棚内温度高达40度,象蒸茏一样闷得使人喘不过气来,人在屋里呆一会就大汗淋淋,工人班后只能躲到树荫下休息,钻到石缝里纳凉。一连两个多月,天天烈日当空,日日热浪袭人。但工人们不顾疲劳,仍坚守岗位,班班不误,月月满勤。

会战初期来不及铺设供水管路,而山沟里的水只能勉强够千余人做饭、饮用。30天没洗过澡的井下工人,只好用脸盆从老窑端水擦身。来不及修厨房,砌锅灶,职工们就用石头磊灶支锅做饭。

面对艰苦的生活,职工们毫无怨言,从干部到工人,只有一个念头:快建矿、早出煤。

会战工地旁,有一间15平方米的马架棚,房屋矮小,人员进出得躬背弯腰,屋内车蚊帐也支不起来,室内两张办公桌,几把旧木椅,谁能想到,这里就是龙洞会战指挥中心。是工地上运转节奏最快、工作最忙碌的地方。会战工地千变万化,五名会战指挥组成员,科学运筹帷幄,昼夜不歇工作,一项项无不带着相当风险的决策就出自这低矮的蓆棚里。

年近六旬,身体瘦弱的原渡口煤炭指挥部指挥长亓伟,会战几天前才从“干校”解放出来,当时组织上考虑到他几年没有与昆明的家人团聚了,劝他先回家修养一段时间再上班,。这位为煤炭战线作出了重大贡献的老同志,一听说要建新矿,就象听到了冲锋号声。他激动地说:

“我已耽误了好几年,不能再浪费年华了,我要为龙洞会战尽一份力量。”

根据亓伟同志的请求和会战需要,矿区党委研究决定派他前往龙洞会战工地,担任现场指挥。

亓伟还是当年当八路、当武工队长、扛枪打仗、出生入死、冲锋陷阵、威震敌胆的那股拼命劲头,接到任务后,他拿起草帽,穿上胶鞋、拎起简单的行李,立即奔赴会战现场。

会战工地十分繁忙,亓伟一刻也闲不住。他钻进低矮的蓆棚,和工人促膝谈心,问寒问暖;在土建工地,和工人一起创土、抬筐;到掘进工作面,同工人一起打炮眼,推矿车。

离规定出煤时间只有50天了,但掘进巷道还有500米,特别是主平峒地质条件复杂,掘进速度很慢。为了抢时间,亓伟当机立断,及时调整施工组织,让当时施工力量最强的矿建六十一处掘进队伍顶上去。他坚持把思想工作做到蓆棚内、掘进头,还和掘进队的职工一起研究快速掘进方案。同时,亓伟又根据煤层露头线的特点,提出按照山势多开口和加强掘进队力量的建议,由原一个头掘进变为四个头同时掘进,轮番施工,提前完成了掘进计划。

龙洞矿建设仓促上马,配套系统跟不上。工人们只得坚持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会战初期,电不能及时输送到工地,夜间地面施工没有照明,职工们就用电筒、汽车灯、火把照明。人多设备少,就采用“歇人不歇马”的方法连续作业。有一个施工峒口只有一台矿车,工人们采取轮流装车,快速推车的办法,每个圆班往返运输距离达30多公里。二号平峒就靠这些土办法掘进200多米巷道。

离要求出煤时间越来越近,巷道在一米米延伸,人们焦急的心情随着时光的流逝越来越急迫,一分一秒都显得那样的宝贵。

井下作业如虎口拔牙,随时都有险情出现。二、三号主平峒进道1400米处时,突然遇到小煤窑采空区,破碎岩石直往下掉。突然,一声巨响,满巷烟尘,一下子压垮了30多米巷道,阻碍了施工,威胁着人身安全。这时离出煤时间只有一个多月了,在困难面前,工人们冒着落石打木垛,疏通巷道,并由煤巷掘进改为沿底板岩石掘进,绕过采空区,战胜了“拦路虎”。

为确保“七·一”出煤,参战职工心系矿山,无私奉献。掘进队老工人王观仁,因劳累过度,胃病复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恰在这时,又接到家中爱人病重,催他火速返家的电报。领导和职工们都劝他回家照顾爱人,自己也休息一下。但他的态度十分坚决:“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耽误了施工,影响了“七·一”出煤,这才是大事。”他带病坚持工作,没请一次假、没缺一天勤,掘进头上,班班出现他的身影。

再展雄风

1970年7月1日,这是攀枝花煤矿职工“双喜”临门的日子,矿区二万多名职工载歌载舞,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五十周年,热烈庆祝龙洞矿胜利投产出煤!

7月1日,龙洞矿日产原煤700吨!

省委、市委发来了贺电。

一车车煤炭带着矿工的汗渍,带着创业者的理想与追求,溶进烈火熊熊的炉堂。滚滚煤浪奔腾着煤矿工人的希望,呼啸着煤矿工人的自豪,诉说着煤矿工人的艰辛。

七十五天团结协作,七十五天艰苦奋斗。宝鼎矿工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金沙江水奔腾不息,宝鼎矿工奉献不止。龙洞矿初战告捷,职工们没有停下来欣赏自己的脚印,没有陶醉于取得的成就。为使龙洞矿达到设计能力,他们扬鞭策马,继续奋战,一边掘进出煤,一边不断完善配套。又经过30天艰苦努力,一座设计能力21万吨的矿井基本建成,以投资省、工期短、质量好,创造了我国煤矿建设史上一大奇迹。

 

作者:陈礼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