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三线精神正当时

日期:2020-11-02 阅读数:69
						

传承弘扬三线精神正当时


■  陈东林


(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金秋送爽,登高望远。我们立足2018年,展望2019年,将迎来传承弘扬三线精神,撸起袖子 加油干的最好时机。


 

为什么这样说?中国人有句古话:时势造英 雄。时势是什么?还有句古话:天时,地利,人和。作为三线建设的传承和弘扬者,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当前和明年,有哪些重大的机遇可以抓住、必须抓住。


 

首先,是天时。我们可以解释为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国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重点部署,及出台的方针政策和倡导精神。这是我们一切工作必须严格遵循、围绕服务的中心指导思想。


 

一、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四川时,对 三线建设作出了重要评价。


 

他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四川布局了一大批重要产业和企业,特别是三线建设,使一大批当时属于顶尖的军工企业、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来到四川。这些都是四川发展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是四川。而四川(当时包括重庆)是三线建设最重要的布局地区,是三线建设投资和建成基础设施最多的地方,代表着全国战略后方的整体形象和精华实质。

从三线建设之初,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 邓小平等同志,就对四川特别是代表西南工业布 局重心的四川攀枝花地区倾注了极大的关注。毛 泽东曾经从战备后方的重要性角度说:必须把后 方的工业搞起来,攀枝花建设不起来,我睡不着觉。他还说:打起仗来,“北京出了问题,只要有攀 枝花就解决问题了”。① 周恩来关于三线地区布 局说:“要把攀枝花作为一个中心,其他很多相应的东西都要搞起来。要通过攀枝花把云贵川联系 起来。不单是一条铁路,一个煤矿,一个铁矿;有 色金属、电力、水利、机械工业和轻工业,都要作相 应的安排”。② 根据这个战略思想,邓小平在1965 年带领十几位部委、省级领导干部,跋山涉水、不辞劳苦地亲自到西南地区考察和选址,指出攀枝花“这里得天独厚”,敲定了“两基一线”的“钟摆 式”西南三线工业布局。即以攀枝花基地为钢铁中心、六盘水基地为煤炭中心,通过成昆铁路线连接起来;攀枝花的铁矿石和六盘水的煤对流,再把 攀枝花的钢铁产品运送到重庆地区,生产武器和 工业设备。形成了四川、西南乃至全国三线建设的中心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评价中用了“一大批”、“顶 尖”词语来形容四川三线建设的成就。历史事实 确实是这样。


 

从数量上看,1965 年到 1980年全国三线建设 的基本建设总投资是2052.68亿元,占全国的40%;相当于1953年到1964年的3倍(四川相当于3.8倍)。投入是巨大的,收获也是巨大的。1980年与1964年相比,三线地区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数量增长了 112.68%,翻了一番还多。职工人数增长246.84%,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增长138.92%,有了两倍、三倍的增长。1985年与1964年相比,三线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744.11%(四川增长733.93%)。③


 

从质量上看,这一时期我国的国防尖端工业 科研技术得到了突破,三线地区的贡献确实是“顶 尖”的。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第一个核反 应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远程导弹,第 一艘核潜艇,第一台加速器,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第一门远程火箭炮……,研究、试验和生产基地绝大部分都在三线地区。集中体现在攀枝花及 周边的川西三线工业带,形成了攀枝花钒钛钢铁 基地、西昌航天发射基地、成昆铁路的三线建设三大“顶尖”标志性工程。攀枝花钒钛冶炼技术首创 中国的世界最高水平;西昌航天发射基地代表国 际先进卫星、火箭发射水平;成昆铁路实现了五十多项重大技术突破,是我国路桥技术跃居世界顶 峰的转折点。


 

三线建设建成了以国防和基础工业交通设施 为主的1945个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如攀枝花、酒泉钢铁基地,六盘水、渭北煤炭基地,酒泉、西昌航天发射基地,成昆、襄渝、湘黔、阳安、青藏等铁路干线,西南物理研究院,湖北二汽,陕西和贵州航空、电子工业基地,长江上游船舶工业基地,刘家峡、葛洲坝水电站,重庆钢厂和常规兵工基地等,至今仍然是中国西部的产业支柱。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川三线建设形 成了“宝贵财富”的这番话,也是代表党中央对全国三线建设的高度肯定和对三线地区的再度 关注。


 

这个“宝贵财富”,还包含着孕育精神财富和 遗产的巨大宝库。在这方面,党中央也给予了充 分的肯定。


 

二、今年中组部和中宣部发出开展“爱国奋 斗、建功立业”教育的通知,三线建设被第一次作为典范列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用各地的革命传统精神鼓舞人、 教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红船”精神、井 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旗渠精神等, 并发表充满激情的讲话,号召把革命传统精神和新时期建设现实结合起来。党的十九大对宣传这 些革命传统精神给予了极高的地位。“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既包含了对过去的革命传统精神的继 承,也包括了对当前和今后共产党人神圣使命的 发扬提升。


 

6月29日,中组部、中宣部印发《关于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 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指出:要组织知识分子深 入学习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保护利用“三线建设” “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项目遗迹,挖掘有关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作为进行这一活动的 重要载体。


 

这是中央有关文件中第一次把与三线精神有关的内容写进去,而且放在“两弹一星”之前,作为 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爱国主义精神风范之一,为 进行这一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史实素材。其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将为我们顺应天时,传承弘扬三线精神提供极好的机遇。


 

其次,是地利。我们可以理解为对西部地理环境有利和对三线地区倾斜、支持政策的优势,正在逐步扩大,越来越多。


 

从世纪之交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三线建设作为当年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为本世纪的西部大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前驱探索的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又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决策。三线地区和企业在发展中,可以很好地予以结合利用。


 

一、与国家供给侧产业结构改革战略结合。


 

众所周知,三线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多集中 在能源、原材料和制造业,如钢铁、煤炭、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等。这些产业,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东部沿海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持。但是, 进入新的世纪,世界发展到高科技时代,原有的产业结构就显得产能过剩、技术含量过低,必须进行 调整。三线企业,又面对着一次艰难的转型,同时也是新的机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辅助转型政 策,投入了很多资金。三线企业,要利用这次改 革,发扬敢于创新、服从大局的三线精神,在烈火中寻得涅槃,获得新生,为三线钢铁、煤炭、化工、建材、制造等行业企业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安置多余人员就业,提供示范。如位于涪陵乌江畔的三 线企业建峰工业集团生产化肥连年亏损,“三去一 降”要求减少较多职工人数,压力很大,他们在企 业前身816地下核反应堆人工洞遗址的周边规划 建设三线军工小镇,发展旅游、康养、娱乐产业,实现部分化工业转型,安排多余职工。如六盘水市正在利用六枝洗煤厂遗址改造为三线煤炭文化产业园区等,消化因煤矿关闭而沉积的大量职工。这些试点如能获得成功,将对西部三线企业供给侧产业转型改革提供就业机会,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与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相结合。


 

三线企业,由于备战的需要,军工和为国防 建设配套服务的企业占多数,据1984年的统计占 68%。过去,由于保密和产品单一,在对地方经济的辐射带动方面,做得不够。党中央作出的军民融合战略,为这些军工企业、军转民企业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可以将部分能下放转让的军工企业技术和遗址产权下放到地方乡镇,或者由原军工企业、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基金采取股份制、利润分成等方式实现军民融合,建设军工产业园区,盘活闲置、荒废的生产力资源。如位于贵州绥阳县的061航天工业基地搬迁到贵阳周边后,在原遗址建设了风华镇民营工业园区。军工企业还可以向这些产业注入高科技,建立高科技园区,辐射、带动乡村和落后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三、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境 保护利用战略相结合。


 

三线企业的特点,就是为了备战,多扎根在崇山峻岭和江河之滨。过去叫做“靠山、分散、隐蔽”。进入改革开放以后,不少三线企业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不得不调整改造搬迁,但大部分没有离开县、乡地域。地处偏远,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把生态 环境保护利用战略作为重要国策来抓,三线企业的劣势,转变为拥有自然资源的优势。如果说,过去三线人、三线精神的任务是战天斗地、改造自然,那么今后的新任务,是保护自然,利用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三线建设与其他大规模城市工业科技建设不同,是在荒山野岭进行的现代化创业;是白手起家、依靠自己智慧创造出来的建设奇迹。今天,三线城市已经旧貌换新颜,但是中西部地区发展仍然不充分、不平衡。党的十九大提出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更需要我们发扬三线建设创新精神,改造自然、保护自然。比如,攀枝花当前进行的建设钒钛之都、阳光花城的产业转移战略,是三线建设的继承和创新。


 

四、与国家扶贫攻坚战略相结合。


 

三线企业由于当年选址强调靠山、分散,基本 分布在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山区。目前全国四大贫困地区中,陕西、甘肃、四川交界的秦巴山区,四川的大小凉山山区、贵州的乌蒙山区,都曾经是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也是三线企业遗产的富矿地区。可以从改革三线遗产产权制度、政策入手,以国家扶贫资金、企业、社会资金三结合的PPP方式,鼓励搁置产权问题,共同开发,实现对三线人民当年奉献的反哺回报。这是一个不需要很多资金即可撬动地方扶贫工程的杠杆。


 

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相结合。


 

这些三线企业遗址,当年大多就是山野中的封闭军工小城镇,坐落在山水之间,空气清新,景 色宜人,“美丽”两字得天独厚,有不少还与周边的 少数民族村落共生,特色十分明显。如坐落在重庆綦江区赶水镇群山峡谷中的双溪机械厂(174 厂),是当时重庆唯一重型火炮厂,在天然溶洞车间造出了五千门炮。遗址仍然有废弃楼群和厂房,周边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暗河、溶洞密布,是十分理想的旅游资源。綦江区政府正在谋划共同开发成军工旅游小镇。


 

六、与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 地”和国家级工业遗产、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评选相结合。

三线遗址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取得两弹一星、核潜艇、国产战斗机等国防尖端科技 突破的纪念碑,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力 和神秘的军工科普吸引力。如黎阳航发集团由贵 州平坝县山里搬到贵阳周边,留下的遗址,见证着当年在这里“山洞造飞机”,研制出我国歼7、歼8 发动机的传奇,如果建成国防科普教育基地、国情 省情教育基地,将是向下一代传承爱国主义情操的鲜活教材,增添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 的自信和自豪。


 

我们高兴地看到,去年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 研学基地中,有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遵义1964文化产业园、绵阳两弹城旅游基地、远安066导弹基地入选。去年工信部文化发展中心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工业遗产中,也有三线企业入选,今年又有两家入选即将公布。


 

特别值得瞩目的是,国家文物局在今年8月 发出了开展第八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申报工作的通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遗产遗址,第一次被列入重点关注的范畴。而早在去年4月,国家文物局已经发出文件,指出三线建 设遗产遗址,是这次申报的重要对象。三线遗产成为国家级文物的新时机已经到来,三线精神将伴随着金光闪闪的文物招牌,垂范万世。


 

今后,随着人们对三线企业、三线精神的进一 步了解,一定会有更多的三线遗产作为精神宝库的载体入选。


 

七、与国家旅游局的发展红色旅游、工业旅 游战略相结合。


 

三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宏大建设战略,留下的遗址,是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大有潜力可挖。比如:三线企业遗址的分布,与红军长征路线高度重合。红军由江西出发,进入湘西(有湘西兵器工业基地等)、经过黔东南(有三线航天、电子基地等),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有三线航天、电子基地等),然后向西南巧渡金沙江(有安顺、毕节航空、电子基地,攀枝花钢城、六盘水煤城等),再北上进入大小凉山、彝海誓盟(有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昆铁路等),爬雪山过草地(有三线川西工业带),最后红军大会师的甘肃、陕西,也是三线航空、航天、核工业的密集地区。粗略计算,长征沿途大约分布了300多家三线企业遗址。如果结合红色旅游路线建设三线工业旅游景点,将凸现红色传统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双重浓烈感受。


 

最近一个时期,党中央和国家政府出台的许多新政策中,还有不少可以使三线企业发展获得新的推力,成为有利抓手。在这方面,要继承三线人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自己寻求新的生机和助力。


 

最后,是人和。我们可以理解为三线地区和三线企业、三线人,在习近平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方针指导下,在省市区和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形成了团结一致加油干、共同努力求发展的新局面。


 

我在这里,只谈谈自己在参加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工作中,耳闻目睹的一些喜人现象。


 

一是三线建设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方兴未艾。


 

自从2010年四川广安建立起第一个三线建设博物馆的雏形——广安三线工业陈列室以后,各地都在为弘扬三线精神、保护三线遗产遗址进行努力。六盘水建立起了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涵盖了整个贵州三线建设的历史和成就,这是第一家省级三线建设博物馆。其后不久,第一家中国字头的三线建设博物馆——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诞生了,宋平同志为该馆题写馆名,2015年获得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文命名。她不仅是目前规模最大、收藏最全的三线建设博物馆,而且是三线建设研究、宣传的中心基地和大本营。我参观学习过,并且留下深刻印象的其他博物馆,还有贵州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遵义  1964  三线建设博物馆、四川梓潼两弹城博物馆、甘肃嘉峪关404核 城博物馆、金川国家矿山公园科技馆、成都大邑雾山三线文化陈列室等等。


 

可以说,各地兴建的三线建设博物馆、展览室,已经是弘扬光大三线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力军。


 

此外,当前有关继承发扬三线精神、研究三线 建设历史和遗产保护、旅游开发等问题的研讨会、交流会,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有关三线建设的研究论著、企业史资料和回忆录、诗文作品、网络文章等,数不胜数,百花齐放;继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成立之后,重庆、六盘水、江津等地三线建设研究会相继成立,积极开展工作,已成为各地弘扬三线精神的带头人和领导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 我这几年研究和学习三线精神、参观和拜访三线企业、三线人,时常想起的一句诗。


 

作为卷首语,我也想写一句小诗作为结尾:

三线精神入史诗,弘扬传承正当时;不忘初心记使命,建功立业在今世。

①    毛泽东年谱355

②   《中国共产党与三线建设》46

③    《三线建设》32—36页。

 

相关搜索